教研室杨希发主任在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------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
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
高考第一轮复习是高三教学当中最重要的环节,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我觉得,搞好高三复习,要从两个方面入手,一是教学,二是管理。
一、从教学层面,我提八点意见
(一)“三心”并举,激发兴趣
“三心”即:信心、细心、恒心。让学生有成就感是提高自信心的前提,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《考试说明》的要求,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第一轮、第二轮甚至于第三轮复习的具体计划,明确各轮次的任务、要求。第一轮复习,要全面、细致,不求难、不求偏,重点要放在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掌握上,让学生都能有学有所得,提高他们的自信心;第二轮复习,要注重知识间的练习与综合,梳理好知识脉络,构建起知识结构,在例题、练习题的设计上注意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制题目的遴选;第三轮复习重点是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,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。
不论任何轮次,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进行细心地讲解,引导学生思考、研究、训练,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、作业、考试等各个环节养成耐心、细心的习惯。对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及时点评,督促改进,培养学生耐心、细致的品质;要鼓励学生在思考、研究、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躲避,坚持多想办法,并进行方法的指导,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恒心与勇气。
(二)“三点”突破,提高效率
“三点”即:重点、难点、弱点。一是要抓住重点。教师的复习要在全面不遗漏的基础上,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进行,重点要准确,难度要恰当。二是要经常研究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点、弱点,并指导学生自己经常进行这样的整理与总结,预习更要以此为重点。教师要善于通过习题(或问题)的形式适时地在课堂上进行分析、点拨、矫正。高水平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善于捕捉问题,并及时反馈与矫正。因为信息反馈越及时,矫正越迅速,越准确,教学效果就越好。还可使学生感到常学常新,每节课收获不小,从内心感到复习的重要性,对复习充满期待,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。
(三)“三度”设计,形成系统
“三度”即:梯度、坡度、密度。我们在复习中绝不能搞简单的重复,简单重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,效率低下。只有不同轮次之间的复习有梯度,每轮复习有坡度,每节课要即有坡度、又有合适的密度,才能使复习不会松松跨跨,而且从知识到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,形成复习的系统,产生良好的复习效果。
(四)“三精” 突出,力争高效
“三精”即:精选、精讲、精练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根据课本知识、《考试说明》和学生实际,精选教学内容,既避免无谓的重复,又要避免知识的遗漏,还要注意重点知识的重点复习。在例题、练习题、测试题的设计上,特别应注重“短、平、快”的题目,综合题目重点要教会学生思考、分析、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在课堂上,既要做到内容丰富多彩,更要做到“精”字当头,用典型灵活的例题通过精讲来吸引学生,用有思考价值的练习启发学生,力争45分钟课堂的高效率。
(五)“三化”引领,坚持始终
“三化”即:条理化、系统化、结构化。在复习中,既要注意概念规律和章节单元知识的条理化,更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,找出知识之间的纵向、横向联系,形成由点到线、由线到面、由面到体的知识网络结构,防止知识凌乱,以偏概全。通过复习要让学生站得更高、看得更远、理解更透、运用更自如,真正起到提高能力,培养综合能力的作用。
(六)“三基”为本,抓好落实
“三基”即: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学科思想方法。整个高三复习实际始终要围绕“三基”进行,第一轮复习更是不能有丝毫的跑偏。根据多年复习经验来看,第一轮复习比较好的定位应该是:狠抓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复习,要落实到位,不留尾巴,不留死角。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一是要用好教材。因为教材是考试内容的具体化;考试的基本依据;中低档题的直接来源;解题能力的基本生长点。用好教材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诸如定理的证明、公式的推导、例习题的求解等,尽可能解决每一道题目的变式、引申及推广。有的省份高考题曾直接考课本中公式、定理的证明,主要原因是命题组长在高考前对高中数学做了一次调研,发现高中数学教学中确实存在不记定理、公式,不会证明的现象。另一方面出这方面的题对每个学生来说,背景都是公平的。从三十多年高考来看,一直谈论的话题就是高考复习要围绕课本进行。因为从学生学习所用的时间来看,高中教学二年时间都是围绕教材来进行的,以教材为素材命题既是永恒的话题,也是正确的方向。
二是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,要把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讲清楚,弄明白,加强知识间的联系,不要片面的以题目训练代替知识复习。在此基础上,适当渗透学科思想方法,力度可以比新授课大,但不要随意增大难度,该第二轮完成的任务要留给第二轮。
三是复习课要区别于新授课,不能成为新授课的翻版。要注意知识的整合,注意知识的条理化、系统化、结构化。可以以问题引领基础知识的复习,重点、难点、弱点的地方要多用力,既避免平均用力,又要避免吃夹生饭,真正做到通过第一轮复习,学生基础扎实牢固,思维拓展顺畅,为第二轮综合复习打下坚实基础。
(七)坚持“三放”,强化“三个不放”
“三放”:放手让学生练习;放手让学生板演讨论;放开让师生交流。 “三不放”:不放过基础知识训练;不放过认知冲突的出现点;不放过即时生成的问题。
通过以上活动,提高学生自主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;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弱点和问题;解决会而不对,对而不全的问题,解决书写不规范的问题;在讨论、交流、争论中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视野,开拓学生解决的思路与方法。对于一中顶尖学生,可以探讨更大胆、更开放的方法和思路,在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的基础上,能否组成研讨班,就顶级问题进行研讨,提高能力,供参考。
(八)贯彻五个“必须”,夯实复习要求
五个“必须”即:讲必练,克服眼高手低;练必批,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;批必评,讲解要有针对性;评必纠,错误必须得到纠正,好的思路得到推广,抓好落实;纠必考,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要作为命题的重要题源,检验纠错的成果,把纠错的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能力。
二、就教学管理上,提四点意见
(一)强化计划意识
制定学校计划---学科组计划---个人计划。计划制定了就得要执行,就要有监督。
(二)强化高效课堂意识
每节课要有计划,要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,要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施。要做到这一点,管理是关键。
1.领导要深入课堂。要交流,要提出见解,要追踪,确保教师在课上较真。
2.要引导教师相互听课研讨,相互借鉴。
3.要听取学生意见,把学生的意见策略的反馈给老师。
4.高三也可以搞示范课。
(三)要强化分析的意识
作业分析---分析课堂效果,分析教与学的主要经验与问题,随时改进。
各种考试分析---分析教师教的得与失,学生学的得与失;分析存在的薄弱点、易混点,及时调整和查漏补缺。
学生分析---学习分析、心理分析、状态分析,针对性的工作。
管理分析---教学情况不理想时,要分析有没有管理漏洞,教师情绪如何。
(四)强化责任意识
责任到人:年级责任---班级责任---学科责任---承包生的责任。
宝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
5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